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升遗产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发挥旅游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作用,7月31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刊》编辑部主办,北京市文物局、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支持的北京中轴线遗产旅游管理服务专题研讨会在东城区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顺利举行。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吴必虎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曾博伟教授依次发表主题演讲。
吴必虎教授在《恋地主义原真性与中轴线文物建筑再利用》报告中,向与会者概述了恋地主义原真性作为文物保护基础理论,从北京中轴线遗产文化沉积的地方性,谈到以原址使用与活化呈现的方式实现再地方化,重点强调中轴线文物建筑再利用过程中的制度与政策支持。
吴教授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一个连续的空间结构,从古至今历代的文化沉积,形成了其固定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恋地主义原真性强调对“地点意义”的追求,认为特定地理位置和建筑空间所携带的场所基因,特定原址的地方精神价值,要远远大于文物建筑本身的价值。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原址地方感以及空间结构的保护,而不仅仅是里面的古建筑。
在文物遗产活化呈现方面,吴教授指出全球化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对地方感造成非常大的冲击,中轴线文物建筑的再利用,需要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允许再地方化。一方面,允许新建建筑,如1989年由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便是建筑再地方化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中轴线上的普通文物建筑如何再利用,是文物保护界需要思考的问题。吴教授建议利用文物腾退空间补充公共功能,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益文化设施。
吴教授还指出,中轴线文物建筑遗产作为公共建筑,传递的价值和传承的方式一定要向面向公众,需要更开放的政策。利用过程中涉及到多部门配合,吴教授建议在制度上简化相关手续,减少重叠和冲突,同时建议国资委对国营区属企业要将公益项目纳入考核。
最后,吴教授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定会迎来中轴线新的文化传承与呈现,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促进北京消费经济的增长,形成双赢局面。
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城市规划传统乃至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申遗成功为世界贡献了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此为契机,落实中轴线旅游管理服务规划编制和旅游配套服务工作,助力中轴线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利用,加快把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