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及开发计划署联合公布的旅游产业分类体系的统计显示,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类型有70多个,间接相关的甚至达140-150多个。因此旅游投资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所有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投资都可被定义为旅游投资。以景区投资为例,涉及十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属及利益协调;从旅游产业链构建的视角来看,既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大要素,也包括李金早局长从产品类型角度提出的新六要素,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旅游产业发展涵盖的要素类型更加多样;从旅游活动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旅游活动是由旅游信息获取、旅游决策制定、机票预订、目的地访问、酒店入住、餐馆就餐等一系列行为构成的,涉及多产业、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一、现有旅游资本聚焦热点
一般来说,现有的旅游投资热点集中在“行前”和“行中”两大领域。在线预订成为OTA投资热点
行前投资以OTA类为主,以携程、途牛、驴妈妈等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供应商,将业务拓展的焦点集中在机票、酒店、门票的在线预订业务。2014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约36亿人次,有出游能力的人数保持在5-6亿,2013年BCG与Trip Advisor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3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旅游市场。而目前通过各类网站,如途牛、携程、驴妈妈、去哪儿,甚至百度、大众点评等,在线预订的门票仅占整体市场不足10%的份额,仍有90%的市场等待开发。巨额的市场是不断吸引各类资本的注入的根本原因。此外移动终端的普及,将会对现有的旅游预订方式和体系产生极大影响,临时预定将会成为重要的客源来源渠道;此外APP开发也是一大热点,和旅游相关的APP发展是相当快的。
景区开发吸引大型资本注入
大型旅游投资公司,比如首旅、海航等的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景区投资版块,这类投资也是政府最需要的。任何一个省、或地市级旅游规划中,重点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投资量都十分大,因此需要拓展多来源、多渠道的社会投资。大型投资属于目的地投资的范畴,风投、基金型投资,都属于目的地投资。
乡村旅游开发需求与风险并存
就现状来看,我国各类资本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金融资源十分有限。而新农村建设,农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需要各类市场资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村地区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村信用制度不完善等现状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投资的法律和社会风险。
二、国家公园体制助力打破国有土地投资壁垒
在我国,一块土地的所有权可能涉及到林业部、农业部、文物保护部、建设部等多个部门,目的地投资时代的到来,亟需突破部门所有制的瓶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惯常的做法是成立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协调公园开发与经营的大小事务。西方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将自然及文化遗产的管理都纳入管理局的管理范围,在该垂直管理体系下,所有与自然及文化相关的资源管理部门都并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
国家公园体制的优势就在于彻底改变多头管理的现状;同时兼顾保护与利用的双向需求。在保护的基础上制定开发的规范,在政策规范的引领下,企业将更加明确如何回避国有土地开发投资过程中的政策风险。
在观光旅游时代,旅游投资的运营模式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收取门票来获取经济收益。随着我国度假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投资也应逐步向度假旅游产品的研发集聚。在我国以三亚为代表的度假旅游产品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被房地产绑架,三亚房地产销售一空,但约90%无人居住,度假类生活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导致三亚无法实现从观光向度假目的地的转变。
因此未来中国旅游的投资将会出现两大趋势 :1.委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营能力的团队投资;2.成立自身的旅游规划团队,比如万达,在从商业地产商向旅游地产商的转变过程中,成立了专业的旅游景观规划院。旅行社在资本经营过程中的优势在于,通过价格优势集聚大量游客,将游客带往集团公司自建景点进行观光、游憩、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游客在景区的各类消费提升集团整体收益。因此,未来一个大的景区投资集团,在旅行社的购买过程中一定会伴随自建景区、景点的开发。
总体而言,旅游投资不是建设单个的景点,也不是购买单个的项目,而是通过投资不断完善旅游全产业链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