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霹雳社的布袋戏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最成功的文创逆袭演绎,也是中华范围内第一个文创上市公司。
当我们大谈邵氏、华娱、好莱坞等电视剧电影娱乐公司的时候,一个台湾的传统地方艺术——霹雳布袋戏却格外引人注目,并且已经悄悄勾搭上岛国做了《东离剑游记》动画。在这传统地方文化艺术日益举步维艰的时候,霹雳布袋戏作为一种传统地区文化遗产,为什么可以突破壁垒,做成中华范围内第一个文创上市公司?在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所欣赏。这无疑是传统民俗文化之中最成功的文创逆袭演绎,接下来我们就以台湾的《霹雳布袋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将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与经济结合,建立创新型文化产业。
布袋戏源于明末清初,起于泉州。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与台湾等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了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
而据说台湾之所以俗称「布袋戏」,大约有四种原因:
1 因传统戏偶本身除头部、手掌与脚的下半段以外,躯干部分、手肢与腿部,都是用布缝成的,其形如布袋,谓之。
2 最早的布袋戏演出,艺师习惯将一身行当装进布袋内,一只布袋行遍天下,而称之。
3 艺师常在演出时,将用过的戏偶,随手丢进挂在戏棚下的布袋中,因而得名。
4 早期演出的戏棚形状类似布帐,因此称为布袋戏。
布袋戏与傀儡戏有千丝万缕干系,上可追溯为传统的偶戏脉流。可以说布袋戏是地方戏,又兼备中国传统戏曲特性,盛行于闽南地区。霹雳布袋戏于90年代被开发出来,因其每部戏都以“霹雳”二字打头而成名,如早期《霹雳金光》《霹雳紫脉线》,至如今的《霹雳兵燹之圣魔战印》《霹雳兵燹之问鼎天下》。自其上演后就一发不可收,连续播出十多年,迄今一千多集,剧中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数千,宏大直逼三国,细致堪比红楼。剧情亦真亦幻,既环环相扣,又可独立成章。
Part 2
营运方式
影音出租
将最新出的剧情录制成DVD(早期是录像带、VCD),分送至出租店出租。维持每周五发行两集新剧集的进度,代理商则为巨邦国际公司。
2009年9月起,霹雳布袋戏与合作5年的代理商结束代理关系,通路全面转移至全家便利商店。
电视电影播映
较旧的剧情于霹雳卫星电视台(已于2005年10月01日改名为霹雳台湾台)播出。为拓展至国际,霹雳布袋戏亦曾拍摄成电影。2000年上映的《圣石传说》便是以傲笑红尘为男主角所架构的霹雳布袋戏电影,号称票房打败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2》。而2001年的作品《霹雳英雄榜之争王记》,亦曾改编为英文版,在美国的卡通频道(CartoonNetwork)上映。
品牌优势:布袋戏作为台湾意向的代表,而《霹雳布袋戏》是现今布袋戏中影响最广的一个,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硬件优势:2013年,《霹雳布袋戏》挂牌上市,融资更加方便,而且拥有自己的卫星电视台,这是其他布袋戏不能比的。1998年,无非文化成立,霹雳有了自己专们的音乐创作团队,如今,霹雳音乐已经成了一种单独的音乐种类。
市场优势:霹雳的目标市场很宽广,霹雳本身适合多个年龄层的观众,16岁以上,无论男女,都可以作为霹雳的目标市场。
忠诚优势:《霹雳布袋戏》作为一种小众文化,其爱好者极具忠诚度,很多人一看就是十多年,把它当作了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单纯的喜欢一部戏而已。
Part 3
获利方式
霹雳以儒释道为核心,发展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的「偶像经济」,分别是木偶戏偶动漫、线上游戏霹雳神州、粉丝自由文本创作,抓紧著作权与粉丝,从中演绎出可以变换8大精彩的分身。
发行出版 DVD、原声带发行制作(剧场、电视、电影、3D动画)、平面出版
周边商品 精致化生产,发行木偶、公仔、兵器、文具等收藏品
实体通路 透过超商发行DVD,另有实体店家贩卖周边
虚拟通路 打通两岸网络商店,并抢滩大陆影音平台,同时围绕戏迷喜好开发游戏
会员活动 粉丝自组北中南粉丝团,霹雳还另设会员制,积极经营社交媒体
授权开发 偶像本尊发展稳固,利用魅力授权肖像
品牌代言 除授权外,还跨品牌代言,创造结盟效益
展演平台 「霹雳奇幻武侠世界」,集结粉丝、合作厂商,共同展演CIT愿景
霹雳布袋戏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也是在不断适应时代的过程中变革创新,而呈现出今日的面貌。唯有不断尝试,才能探索出合适的发展模式,也唯有找出合适的发展之路,本土文化才能继续延续。
积极探索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新时代生存之道,文化产业企业想要学习霹雳公司的现代化运营理念,就应该塑造核心产品品牌,产品内容也要推陈出新,注重企业创意能力的积累和内生性的增长。在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之下,有效整合资源,进行社会分工,多元化延伸产品价值,拓展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建立关联产业链。但创新并不是颠覆,传统文化要善于发掘自身优势,在保持根基不变的基础上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生产符合新时代受众需求的产品,通过文化产业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