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A视角下的区域旅游模式创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0
  • 点击次数:969
        5A级标准是国家旅游局现行的《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中最高的一级,可以说是旅游区品牌形象的一块金字招牌。这个“名牌”不仅对景区本身的一种提升和宣传,同时对整个旅游区目的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旅游的形象代表和龙头景区,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是提升区域旅游形象和知名度,提高区域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及美誉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创5A旅游区的多角度探索 

        在当前国家对5A级景区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政策背景下,单体景区申报5A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创5A,同时也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形成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很多地方实行“打包”创5A策略,也有一些景区为了能够创5A成功“傍大款”。

        传统创5A的模式——单打独斗

        从2006年开始实行国家5A级景区标准以来,所有景区都是在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在申报过程中针对这八个方面的要求进行具体整改和提升。以往申报5A,往往是一个单独的景区行为,如2007年评出的66个第一批5A景区中全部都是单独的景区,一直到2011年重庆武隆旅游创5A中,将仙女山景区、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景区、芙蓉江芙蓉洞景区进行联合提升,打造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第一次出现了景区联合创5A的案例。这种模式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国家对5A级景区的管理和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施行动态管理,创5A难度加大;其次,一个景区的单打独斗虽然容易控制和管理,但在综合质量和价值的提升上将会受到限制,在发展空间上也会受到制约。

        创5A旅游区的模式探索——强强联合
        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创5A旅游区必然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强强联合战略。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沙市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就是多景点抱团冲击5A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它是将橘子洲景区、麓山景区、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景点“打包”申报5A。另外,还有很多景区一直努力“打包”创5A,如佛山五景点(祖庙、仁寿寺、岭南天地、梁园、南风古灶)联手创建国家5A级景区、绍兴将鲁迅故里、沈园、东湖、会稽山、兰亭等景区打包起来创建5A级旅游景区、嵩县5A更是全县创5A。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发现,现在各地在争创5A的竞争中也不断催生了更多的区域联合,为了增强竞争力,实现强强联合。
        创5A发展促生区域旅游由散点状向一体化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区域旅游主要以景区(景点)形式在不同层次行政区域中散点状发展。旅游景区(景点)是观光旅游的产物,随着观光旅游发展而形成、兴盛。简单将有关景区(景点)串起来便是旅游线路,加上吃、住、行、购和娱乐等要素,构成区域旅游最基本的支撑。
        随着创5A景区模式的转变,区域旅游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区域内产业分布更加合理,景区建设规划主题、特色更加突出,区域紧密度加强。区域旅游从观光旅游向综合型的休闲旅游发展,散点状的旅游景区(景点)向旅游综合体发展,区域旅游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创5A的高标准建设和规划,在5A景区的带动下,各地旅游区也正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凸显。区域旅游利用5A级景区招牌,突出高生态环境质量、高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景区国际化的要求,带动周边度假区、休闲区等项目的发展和提升,打造旅游综合体、风情街区和特色村镇,把5A级旅游区率先建成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二、如何构建大5A产业链
        通过“打包”创5A,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意识,引导相关产业向旅游产业集聚和融合,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乃至核心的服务业形成集群,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和多业交融的新型旅游产业综合体。
        一是树立大旅游理念,高标准规划,统筹各类旅游资源
        在“打包”创5A的过程中,要明确各个景区的发展思路和主题特性,在产业布局上要具有“千万游客,百亿产值,万人就业”的大战略,以旅游带三产,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各景区融合发展,共同构建大5A景区。
        二是大项目带动大5A产业链发展融合
        在创5A的过程中,必然会推出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通过这些大项目,如古镇、街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历史名区等,实施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利用景区所带来的游客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房地产、会展等服务业。
        三是旅游产业与多业态的深度融合,打造大5A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直接涉及到交通、通讯、商业、餐饮、住宿等各种产业,带动性很强,同时,旅游大项目的启动还带动了一大批当地人口的就业,为当地百姓增收。旅游区随着不少大型企业入驻,区环境的改善,土地大幅增值,物流、信息流、人流也得到提升,从而带动房地产、商业地产、物流产业、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等全面发展。可以说通过创5A旅游区这种重大项目,不仅能大幅提升当地的旅游资源品质,更能带动各种产业发展融合。
        “旅游+地产、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艺术、旅游+休闲、旅游+娱乐、旅游+……”,实现旅游与多业态的融合,打造大5A产业集群。
        案例链接:
        西溪湿地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加速提升景区品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仅探索出了一条国家湿地公园长期发展的新模式,并且通过创5A,成功构建区域产业链。
        (1)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的发展原则,积极探索相关产业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加大政府在产业集群的投入,给予必要的金融激励,鼓励创业与创新。
        (2)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湿地旅游产业集群,包括观光农业、景观房地产业、景观体育业、湿地保护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旅游管理和人才输出等。
        (3)实施会展业“品牌特色”战略,支持会展旅游。刺激相关产业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商旅联合,提高旅游购物力。
        (4)建立旅游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保障体系,制订更为严格的与国际接轨的产品与服务标准,进一步提高旅游信息透明度和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共享机制。
三、创5A促进区域旅游模式创新
        多景点联合创5A有利于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打破常规界限,实现区域联盟,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链;另一方面,也会让人对5A的含金量产生质疑,不可否认,“打包”创5A也确实为大5A的经营管理带了很多的问题和难度。面对这些问题,在今后5A旅游区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旅游模式的创新,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协同发展模式——旅游资源群开发规划创新
        旅游资源群是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占据一定地理空间的某一类旅游资源单体集群,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比旅游资源单体大得多。区域旅游资源群之间各种作用形成、运动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强度的空间效应,这种空间效应反映了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制约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合理进行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群发展的空间效应,通过“打包”创5A克服各个景区在旅游发展中产生的消极因素,使区域旅游发展更具有效率与效果。因此,对区域旅游资源群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创新,有利于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打包”式的创5A有利于区域内旅游资源群的整合和营销,制定统一的高标准的规划,发挥大旅游理念,促使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整体性区域旅游产品创新
        大5A理念顺应了人们的旅游动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有利于打破以行政区划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在旅游资源具有相对完整性的区域综合地发展。随着度假旅游和综合性休闲旅游迅速发展,旅游景区(景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将逐渐弱化,旅游吸引物将从主要是旅游景区(景点)逐步转向包括他们在内的整体旅游区域,成为促进当地旅游景区(景点)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这也是大5A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
        打破行政区划、根据旅游资源的脉络关系、市场需求和竞争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定位、形成和谐共进的整体性旅游区域。通过观光、休闲、度假等综合性体验的一体化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通过开发整体性的区域旅游产品,打造整体旅游环境,提升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区域资源群的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价值。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区域旅游竞争机制创新发展
        通过5A旅游区的规划和开发,实现若干个景区的区域联合,要求旅游规划更加注重区域的整体性和协作性,统筹产品之间的竞合关系,形成设施配套,整体和谐的区域规划。通过“打包”创5A将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整个旅游区域之间的竞争,而企业之间更加注重合作机制、旅游产品要素等方面的创新,注重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真正把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全域5A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化创新
        根据资源特质,通过多个景区抱团打包,进而发展全域5A发展模式,打造旅游型城镇、旅游型城市,创新全域旅游化模式。如“嵩县5A”,在5A级景区白云山的带动下,提升全县的旅游服务质量,景点景区的资源品质、完善设施配套等,从而打造全县5A旅游区。
        另外,在全域旅游化的模式下,还继续深度挖掘5A景区的驱动力,创新主题鲜明的旅游特区。如在度假资源富集的区域发展全域度假,以度假产业引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度假产业为主导,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以度假产业为核心来整合、统筹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农业资源聚集的区域,开发创意农业,以创意农业形成地方特色,如贺兰山的葡萄长廊,青岛的蓝莓等,都是通过创意农业带动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最终也实现区域旅游化,产业化。
        大景区带动发展模式——重点市场培育创新
        5A景区一方面带动区域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的地方化、个性化发展,形成区域旅游文化理念,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另一方面,5A景区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可以为区域培育新的旅游市场。如安徽天柱山风景区充分利用山岳资源优势,开展峡谷漂流、森林探险、登山健身、沙滩游乐、武术养生等体育运动,积极承办省级及世界性体育赛事助推旅游业发展,通过一系列体育赛事,使文化、旅游、竞技于一体,使天柱山的体育旅游形象得以提升,培育周边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多个景点联合抱团创5A为区域旅游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生命力,也为区域旅游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区域旅游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协同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等模式创新,实现大景区带动先的全域旅游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精心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推动杭州旅游服务业纵深发展步伐.中华园林网
    2、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区域旅游创新. 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 陈耀.2012

    3、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冯卫红. 2008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