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创建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及路径探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31
  • 点击次数:1567

一、组织保障体系筹建


      任何组织都是基于一定的目标产生和存在的,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组织体系创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和目标性等基本原则。


(一)组织机构设置


      在5A景区创建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职能明确、层次分明、高效运作且富有前瞻性、协调性、制约性的组织架构,对于各项创建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分组和协同合作,最大程度发挥组织整体合力,确保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创5A组织保障体系建构示意图


      具体来讲,在创5A组织体系中,一方面从纵向上明确各组织层次的角色构成,即由上至下划分为决策层、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若干层级,其中创5A工作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层,指挥部、综合办公室、项目管理部等应对其负责。另一方面从横向上明确各组织部门的职能构成,并按照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设立下属机构,确保各项职能有效履行。



      此外,人员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在设计合理的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还需为这些机构的不同岗位选配合适的人员。


      (二)部门具体岗位职责


      在创建活动中,对于承担创建工作任务的各责任人,实行丢分问责制,责任到人,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指标,最终形成人人知“5A”,人人创“5A”,人人争“5A”的良性联动工作格局。


创建工作各部门具体岗位职责一览表


      创建5A级旅游景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计划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不断强化动态管理,对于创建工作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梳理与把控。


      通常情况下,5A创建工作大致分为前期准备、集中建设、巩固提升、冲刺汇报等四大阶段,也可细分为启动期、申报期、建设期、完善期、冲刺期和评审期。每个阶段或分期的工作任务不同侧重点各不相同。


二、5A旅游景区创建途径探索


      (一)传统创建路径的瓶颈


      (1)审批机制难度系数高


      严格控制数量,竞争激烈:2006年底,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国家5A级景区”验收评审活动,到2013年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一共公布23批175家国家5A级景区。但从2007年到2013年之间,国家5A景区的增速逐渐放缓(如下图),可以预见随着申报数量的增加,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国家5A级景区数量增长趋势图(2007-2013年)


      明查验收,暗访复核,有进有出:根据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相关管理办法和评定细则, 5A级景区必须通过专家检查组的验收和暗访,挂牌后仍有复查机制,每3年进行评审复核。在复核过程中达不到评定细则要求的,给予警告或通告,并要求景区限期整改,若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将会被摘牌。


      (2)传统旅游产业难以支撑5A景区提升工程


      在体验旅游时代下,旅游需求呈现出从传统观光向复合型旅游体验的转型,统的门票经济模式已与现阶段的旅游发展不相适应,旅游景区和政府应着力推进产业创新提升,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业必须在原来单一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多产业的复合提升,才能满足创5A景区的综合要求。


       (二) 景区创5A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与标准对照所体现的问题


      参照国家5A景区评定标准,停车场、内部游览线路、游客中心、景区标示系统、旅游安全、卫生、旅游购物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质量薄弱的问题,景区建设过程中特色缺失、生态理念体现不足、整体布局不合理;管理运营过程中服务水平低、机制不健全、部门对接不畅等现象也较为突出。


      (2)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景区的硬件设施建设整体水准不低,然而由于管理水平、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旅游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导致景区技术质量不低,而功能质量相对偏低的局面。就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服务质量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子系统衔接机制不健全,无法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功能性质量欠佳,服务可信度不高;服务质量水平波动性大;科学的服务管理体系匮乏,管理效率低下。


      (三)创建重点及实施难点


      (1)重点


      从4A到5A景区的提升主要对细节设置、景区的文化性和特色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关注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以游客的感官和心理满足体验作为终极目标。


      特色性:5A景区更加注重主题打造,景区整体建设要求设计统一、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对于具体的硬件设施要求也很明确


      文化性:主要包括对景区整体文化深度的提升;对地方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两个方面。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贯穿5A级景区的精髓,也是5A级景区细节化和人性化的要求,使5A级景区真正上升高度,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旅游产业质量在质上取得了飞跃发展。


      (2)三大实施难点


      科学规划:我国旅游景区大部分仍在体制内运营,规划管理人员还担负行政管理职能,实际上在业务方面的时间与精力不能得到保证。“规划先行”之所以难,在于两点,第一个难点是理解难。景区管理者对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实际实施者对规划设计内容和文本存在理解障碍;第二个难点是执行难,有的部门在实施过程当中,面临时间紧、情况特殊等突发状况,造成一些开发建设工程背离规划要求,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要保障规划的科学性。


      优化旅游景区环境:景区环境优化是景区创5A的关键,则一可以看出,5A景区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细致的要求。要突破景区创5A过程中提炼景区代表文化,将自然融入到景区等难点,就需要将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等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无缝对接。


      提升服务品质:提升人性化服务质量,在游客需要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介入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响应,可提高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灵活应对事件的能力,并且景区加强智慧化建设。


     (四)创5A如何突围


      (1)认清自身位置:一样的5A标准,不一样的景区。要想在众多的景区中脱颖而出,景区必须首先认清自身位置,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首先,明确旅游景区优势,明确自身核心吸引力;.查找旅游景区短板,审视旅游市场、景区质量、服务和建设等存在的问题,与其竞争者相比的欠缺之处;分类归纳旅游景区基础建设和5A标准的差距,做到工作中的细化和量化;规范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 ,从规范管理机构、提升企业形象,优化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


      (2)重视科学规划:“景区建设,规划先行”,首先要注意规划的科学性,最好是与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合作,制定专项提升规划;第二,规划成果的严肃性,评审公布要认真对待,规划存废更要慎之又慎,尤其是约束性、引导性条款往往经过专家的仔细论证,不能轻易偏废。


      (3)做好营销宣传:5A标准要求受到9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美,市场辐射力要求有洲际远程游客,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独创性强。5A除了要努力提升自身条件外,还要做好景区的营销和宣传,扩大景区的影响力,为5A加分。


      (4)引导政府积极参与:旅游的区域性,决比如开发中旅游交通建设、土地使用、工商管理、区域合作、跨区域营销等;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如景观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古迹及文物等。旅游开发的外部性,其中可进入性、基础设施、配套规划等的;游客的跨区域性,涉及到安全、交通安排、服务环节衔接、突发事件处理等众多问题,都决定了在开发过程中,需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参与。


      (五)关注六大工程


       游客中心、标识系统、游步道、厕所、垃圾箱以及停车场这6个评定项目分列项占分列项总数20%左右,但总分值却达到400 分,占40%。5A景区只有50分的丢分空间,也说明如果这六项有任何一项成为软肋,旅游景区创5A就不可能申报成功。同时,这六项均具有作用长期、提升周期短等共同特点,也是现场检查中容易给人造成直观印象的内容,因此其建设完善有助于景区的快速提升。


      (六)建设精品服务


      建设景区服务体系是成功创建5A的有效保障,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标准化服务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服务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服务管理制度,树立人本意识,把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资本;组织游客满意度调查,为游客和景区搭建直面式平台;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着重“贴心、细心、用心”将服务落实到细节;建立竞争机制,实现景区服务品牌化、口碑化,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准;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可从人才市场选拔人才,也可通过与各高校合作引进专业人才,改善景区人才结构。


     (七)联动发展,捆绑式申请


      在新一轮的创建5A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新现象与新特征——联合创建。采取“联合创建”的方式,使得景区间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得以互补,将使景区的资源评价更具独特性、差异性。目前联合申报、捆绑申请创5A景区的越来越多,景区空间距离不断扩大,甚至到区域的范畴。如已经申报成功的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风景区5A景区、尧山——中原大佛景区5A景区等。


来源:北京im电竞官网旅游景观规划院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