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依托型:乡村文化活化与社区发展模式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7-01
  • 点击次数:860

        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具有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的特点,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特色、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都为民俗旅游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资源基础丰富,特点鲜明,区域性和民族个性较强,发展优势明显。同时由于投资少、见效快,逐渐成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旅游亮点,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推崇。但随着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得民俗文化在旅游当中受到了冲击,甚至消亡,面对民俗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面对当地居民与旅游经济的博弈,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实现利益共享,寻找发展平衡点对于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主要包括物质风俗、社会组织风俗、节庆风俗、人生仪礼和精神文化民俗五部分,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它有助于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文化旅游需求,提升产品档次。如匈牙利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在田园风光中感受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所带来的民俗风情,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以及体味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举办全国舞蹈节发展民俗旅游;突尼斯凭借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近几年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各地旅游部门都在大力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民俗风情游、古民居游等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发展迅速,如山西黄河民俗游、昆明云南民族村、内蒙草原风情游、新疆民俗游。


        二、民俗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入发展,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商业化”、“庸俗化”、“舞台化”现象严重。


        (一)民俗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

        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这使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削弱,某些对外界人来说具有吸引力的成分会减少,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


        (二)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为了发展旅游业,旅游地为了满足旅游者猎奇的心理,急功近利甚至一味迎合游客,把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东西任意移植仿照,使民俗文化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底蕴,舞台化明显,甚至出现“伪民俗”。由于商业活动,使得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有些甚至为了迎合游客的低级庸俗心理,开发一些落后文化,导致民俗文化庸俗化。一些民间艺术和手工艺术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化而批量生产,其质量低劣,并丧失了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商业化现象严重。


        (三)精品景区缺乏

        现在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较快,尤其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很多地方重点发展扶持的旅游项目,但总体来看,精品意识不强,开发层次较低,区域内产品雷同现象严重,营销观念滞后等,这些都影响了民俗旅游产品形象的树立和品位的提升。


        (四)利益分配不公平阻碍

        由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在发展的重点是招商引资,缺乏统一的机制平台协调各方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导致社区参与不够,居民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触情绪,阻碍了旅游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三、云南丽江民俗文化旅游案例分析

        云南特有的社会发展史造就了异彩纷呈的多元民族文化和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品位较高,感应气氛较好,互补性较强,为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奠定了基础条件。因此本文以云南丽江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为例,详细介绍民俗依托型乡村旅游活化与发展模式。


        (一)丽江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云南丽江作为一个以其优质的旅游资源、厚重的民族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成为了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


        1.人文环境营造——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在旅游开发中,为了保护原生态的文化氛围和商业生态,政府除了实施文化回落古城行动外,实行准入制度,把古城保护管理委员办公室核发的《准营证》作为进入古城从事经营活动的一个硬条件,尽量规范商业行为,淡化现代商业气息。同时,把现代特征较浓和没有特色的经营项目,如音像店、现代服装店、美容美发、卡拉ok厅、网吧等迁出,规范店铺的装潢、招牌等,控制店铺的规模和数量。鼓励经商者经营具有一定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还对外来经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例如将没有城墙的古城、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房屋、周围配套小桥流水、纳西老人、原汁原味的藏寺......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2.演艺产品开发——印象丽江
        丽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演艺首推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印象·丽江》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六大部分,整个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来自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500名普通的农民演出的主角,通过他们生活、舞蹈等全实景式集中演绎了丽江的多元民俗文化。

        除了《印象·丽江》之外,丽江还充分开发本地的民俗风情,在古城东大街每天都有独特的纳西民间音乐《纳西古乐》和云南大型歌舞晚会《丽水金沙》等民俗节目演出。


        3.节庆产品开发——民俗节庆活动遍地开花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世居着纳西、傣族、白族、普米、白、藏、彝、傈僳等12个民族,各种民族有各种不同特色的民间节日,如纳西棒棒节、骡马节、三朵节、摩梭女儿国的转山节、彝族的火把节、普米族的朝山节。这些传统的节日一方面传承着丽江文化,另一方面在这些节庆中通常都有赛马、摔跤、民族舞蹈等大型活动,如纳西古乐、纳西打跳等、也使游客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文化中,更好地了解丽江文化。因此民俗节庆也是丽江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如彝族的火把节,由当地民众组成的演员与游客一起载歌载舞,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留下来。


        4.美食产品开发——民俗小吃商业街
        丽江小吃品种多,有鸡豆凉粉、米灌肠、粑粑、纳西烤肉等,四方街成为游客品尝特色小吃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丽江夜景的一部分


        5.住宿产品开发——特色客栈展现民俗风情
        丽江到处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民居客栈,至少有上千家,小资的、慵懒的、地中海的、藏式的、明快的、温性的……不同特色的客栈多为四合院,由纳西人的住屋装修而成,具有浓郁的纳西风味,成为游客体验丽江慢生活和地域文化的最佳场所,著名的如香格韵客栈、凤凰旅馆、格桑梅朵客栈、望古楼青年客栈。


        6.旅游纪念品开发——特色工艺品传承文化
        丽江旅游特产主要是螺旋藻、普洱茶、山货等地方特色产品,银器、玉石、木雕,蜡染、皮毛、皮包、披肩、围巾,民族服饰等手工制品,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选购合意的商品,有时还可以看到工艺品的整个制作过程。


        7、娱乐产品开发—— “艳遇之都”

        丽江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身心放松的氛围,在这里游客可以完全释放自己,没有城市的束缚和隔阂,让游客的心态都奇妙地趋于一致,这是导致丽江被誉为“艳遇之都”的一个重要原因。丽江的酒吧街是夜晚丽江古城内最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丽江古城一张重要名片。新华街的酒吧一条街、五一街的静吧、还有游离于餐厅和酒吧之间的“餐吧”,可以满足不同风格游客的需求。


        (二)丽江民俗旅游发展的借鉴
        1.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丽江的经验就是建立了一个统一、有权威的组织保障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开辟了一条稳定、充裕的资金来源渠道,确保了各项保护项目的实施。丽江在这方面设有丽江文化保护管理局,其中专设文化保护管理科主要负责民俗文化的保护教育培训工作。


        2.创办旅游文化学院

        丽江在旅游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在这方面,丽江创办旅游文化学院的做法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肯定。


        3.旅游发展实现共赢

        保护和利用民俗文化,不论是土著居民,还是经营者、管理者,都要在保护和开发中得到实际利益,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虽然这种模式还有很多不足,但这种尝试也为很多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营榜样。


        四、乡村文化活化的主要途径

        民俗型的乡村文化主要是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活动等为主要内容和文化表现形式的客体,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施保护性开发,通过旅游产品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即文化活化,文化活化的主要途径包括文化空间化、文化景观化、文化建筑化、文化节事化、文化演艺化和文化商品化。


        (一)文化空间活化
        文化空间化主要是指确定文化主题元素,从空间上营造文化氛围,为游客提供鲜明主题的旅游文化环境,如建设民俗古城古镇、打造民俗文化村、设立民俗风情园等,通过打造特色空间形成旅游区的品牌形象,如丽江的纳西文化、楚雄的彝族文化、内蒙的草原文化等,都是通过将区域内最核心、最强烈的文化空间化实现了景区的建设。总之,文化空间活化的目的是让人们在逛街、休闲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黄山市保持古村落的传统礼仪、民俗文化、语言传统、传统手工艺、生活风俗习惯等古风徽韵,通过将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在所属区域环境中,使物质文化遗产“凝固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就属于文化活化。
        文化空间化是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和保障,通过风貌、商品、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全息化演绎,实现文化聚焦。文化空间活化要注意一下几点:
        1.文化选取要具有惟一性,围绕单一主线,针对多民族文化,选择最具代表性并且与其他区域具有一定差异的民俗文化作为突破口;
        2.空间文化要表达正面、积极、快乐的调性;
        3.文化选择最好是大众文化,能够适应广泛的客群,便于游客融入到旅游目的;
        4. 对于一些不适合直接进行商业开发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进行文化的转译,采取演绎或利用科技的手段间接活化。

        5. 文化空间在进行“文化混搭”的过程中不能凭空组合,要根据区域特点和民俗特色进行创新和演绎。要注意空间肌理结构,避免生拉硬拽。


        (二)文化建筑活化
        文化功能需要通过一系列文化设施的集聚进行强化,例如“村寨”、“民俗古居”等,从量变引起质变,这就是文化建筑活化。用民俗文化理念构筑建筑物的创意和规模,通过文化符号化来实现细节,把文化融入建筑的空间结构、表皮肌理、建筑造型、互动结构的空间安排等各方面,从而形成建筑的文化特色。例如丽江独具特色的客栈、商业街建筑、古城古镇建设等,都是民俗文化建筑活化的表现。
        文化建筑活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建筑形态要凸显地方文化特征,通常以当地的民居特色为主;
        2.建筑通常是复原和突出原有历史设施,如丽江古城,通过历史建筑来强化精神凝聚力。

        3. 建筑活化的意思就是为历史建筑寻找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的用途,这样公众人士以后就能进去欣赏这个历史建筑。从这个角度上说活化的灵魂是文化。


        (三)文化景观活化
        文化景观是旅游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壁画、雕塑、服饰、音乐、美术等小品艺术展现当地的民俗艺术文化,使其成为文化符号的艺术展示形式。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如丽江民俗旅游中的民族壁画、雕塑。
        在文化景观活化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景观要选取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特征进行景观活化,不能为了景观而制造景观;
        2.景观小品在体量和色彩上要与周围的建筑风格、色调一致、和谐;
        3.景观活化文化内容以积极向上、欢乐、教育为主,传播民族文化正能量;

        4.文化景观建设应与旅游区功能分区相互配合,展现不同方面的文化特征。


        (四)文化节事活化
        节事活动模式是以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节事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游客观赏或参与当地的节事活动,可以最直接地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享受。节日包括传统节日、现代节日、西方节日、各类庆典等,如丽江开发的彝族火把节、纳西族的棒棒节就属于文化节事活化。
        在节事活化的依据:
        1.民俗文化节事活动一般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日庆典活动,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和原真性才具有吸引力;
        2.衍生节事旅游开发一定要以传统的民俗活动为主题举办的专门的文化旅游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并不是固定或俗成的节日活动,而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专门开发而成的。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海南的国际椰子节、新疆的葡萄节等,这一类型的节事活动在现在的民俗旅游开发中还比较少,今后可以借鉴;

        3.节事活动应以欢快、幸福、风趣为主,尽量可以让游客参与。 


        (五)文化演艺活化
        文化演艺是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现在旅游发展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旅游产品,具有文化磁极的作用,如丽江推出的《印象·丽江》已经成为丽江旅游的新名片。
从发展现代民俗旅游的视角看,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充分利用民俗活动的空间平台,建立以大型晚会式、巡游式、歌舞史诗式旅游表演为主体,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表演体系;构筑与艺术圈、设计产业、演出设备和采购、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种产业紧密关联的演艺文化产业链条。
        文化演艺对于发展民俗旅游的带动作用:
        1.演艺内容更富有现代感,更能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
        2.演艺功能如剧场、音乐酒吧等,一方面是演出场所,同时也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3.带动晚间甚至夜间的消费,延长营业时间;
        4.带动餐饮、购物等延伸消费;
        5.吸引艺术界、文化界的标杆人群;
        6.演出能持续性地吸引大众关注;

        7.以现代科学意识与手段,不断丰富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提高民俗活动的现代化水平。


        (六)文化商品活化
        通过文化空间、景观、建筑、节事、演艺等形式可以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民俗旅游环境,文化商品则是街区的风貌、商户的功能、经营的商品、参与的商家全息化聚焦的实体,文化商品开发将民俗工艺与旅游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文化商品不仅是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如丽江开发的木雕、玉器、刺绣等工艺品,满足了游客“购”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

        文化商品活化应注意规避的问题:

        1.防止千篇一律,多元素开发,;

        2.不能生搬硬套,应以地方特色为主,建设地方差异化;

        3.避免过于商业化造成的旅游疲倦,加强政府监管与统一规划;


        五、社区参与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农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力量,一方面由于农民是提供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另一方面游客希望农民的形象是热情、保守、勤劳,是旅游的客体。而乡村旅游开发中大量外资的引入和大批旅游移民的产生都冲淡了乡村旅游本土化的氛围,这对于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将会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克服旅游中“飞地化”现象,避免形成“文化孤岛”,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鼓励居民参与旅游,鼓励社区参与的旅游模式。

        在丽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受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及管理理念与技术、认识与知识水平方面的制约,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居民,普遍缺乏社区参与意识,长官意志行事的痕迹较为明显。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既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参与旅游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也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如资金、技术、能力和劳力等,使得他们参与的范围不广,层次有限,效果不明显。而国外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社区参与的管理政策。如欧美国家鼓励尽可能多的乡村社区参与到旅游的规划、补充和监管中推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


        (一)社区参与性是民俗乡村旅游发展必由之路

        民俗旅游是在社区之间展开的活动,社区作为民俗旅游活动的重要依托地,居民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旅游地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关系到旅游活动真实性的实现,更关系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可见社区参与不仅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产品的前提,也是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可以说社区参与可以为民俗旅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构建社区参与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三个关键点
        1.在旅游规划中树立社区意识

        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社区参与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是民俗旅游资源中真正的活动性资源,是民俗旅游资源活的灵魂,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愿望、要求、态度、看法和权利,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将社区的环境、社会和文化背景都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之中,使旅游发展的整体目标和重点与当地居民的目标与重点相互协调一致;


        2.通过民俗文化活化开发旅游产品

        要尊重当地的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通过运用当地的知识,吸纳当地的做法,将当地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与民俗旅游开发相结合,使推出的旅游活动能获得当地居民认同与支持,并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旅游开发中来。


        3.利益均沾保护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

        要提供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培训机会、参与渠道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当地居民有能力和机会从各个层次上参与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宝贵资源,并获取直接利益,使他们有能力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社区应通过旅游所获收益来开展和扩大社区活动,使传统文化、民族风俗和遗产得到复兴和光大,强化社区精神和共享意识。最后,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并加强旅游活动中各个利益相关者或集团之间的伙伴关系,将利润和旅游活动、教育与环境意识直接挂钩,促进本地民俗旅游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三)社区参与性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之旅”,其魅力在于能够使游客欣赏到异地他乡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创造。通过“乡村旅游+民俗”的联姻,构筑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民俗型乡村旅游发展。


        1.民俗旅游合作组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不断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的同时,在乡村动态关注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上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以“旅游协会+农户、政府+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农村合作社+村民”等多种富有个性的,社区参与、民主管理的乡村旅游模式,通过民俗旅游合作组织,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创建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2.原生态模式  ——实地民俗村

        原生态模式属于一种原地保护型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来开发旅游。实地民俗村即强调民俗的原版性,在民族居住区选择原有村寨加以保护和完善,展现其民俗的原有风貌和现实生活状况,这是一种最经济、最原汁原味的开发模式。这不仅可以满足游客“ 求新、求奇、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能够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如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村子郎德上寨、山东泰安市埠阳庄民俗村、湖南湘西德夯民俗村、广东连南三排瑶寨等。


        3.原址恢复——民俗村寨

        原址恢复型的民俗村寨是指在保持旧貌的基础上原地恢复保护性开发或是依托原地现存的旧貌再仿古创造性开发,再现古代各时期的传统民俗文化风情。如苏州同里、安徽婺源、西递等。这种形式多存在城镇民俗旅游的开发中,在可能性、现实性、操作性具备的条件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或街区,以原生形态把民俗呈现给旅游者。


        4.主题公园模式  

        主题公园模式是在一处专门为开发旅游而建设的园区内,通过仿造民俗环境、民俗节目或生产、生活民俗中的某些活动,形成规模展示,表现多种不同民俗文化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方式。主题公园模式下有三种建设类型:集中表现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原地浓缩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 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略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 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 


        5.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指不移动文物的原始位置,而是把文物、文化保持在其原生状态下的一种博物馆,它打破了传统的集中收藏式的博物馆建设模式, 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本来或原始的面貌。 它是在一种原生的状态下,以“活博物馆”的形式和手段来展示民俗文化,它既将分散于人们生产过程中的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行集中展示,又没有使其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而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的开发模式,极具吸引力,如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旧时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我国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的主题院落就类似于生态博物馆。   


        6.主题附会式  

        主题附会式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例如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观光农业,注入民俗文化的主题,形成别具风味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还有“渔家乐”、农业采摘园、渔场垂钓等,属于民俗风情游,在旅游活动和旅游项目安排上,兼具观光、休闲娱乐、 康体健身、美食购物等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 岚.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3).
[2] 苘茂兰, 王 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4).
[3] 张茜.云南民俗文化旅游浅谈.
[4] 侯蕊玲.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