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被重点关注的。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怎样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日益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概念也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吸引了社会各界对于城镇化话题的关注,同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那么,多年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情况到底如何,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呢?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内涵包括: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促使农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达到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度共享。简单来说,农村城镇化就是农业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地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 农村城镇化过程
城镇化的内核就是城乡资源、要素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过程。城镇化中的城乡要素融合最重要的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就业,核心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二、农村城镇化的动力
农村城镇化动力就是促使农村各种要素向城镇集中的力量。农村城镇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的大小取决于人口及资源承载量;城镇人口的多少取决于非农化人口;人口的转移取决于城乡利益差异;城镇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城镇的加速发展取决于制度的安排。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所导致的乡城人口流动,是一种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城镇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对农村人口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在整个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成为初始动力,工业成为中坚动力,服务业成为后续动力。它们共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国家政策对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方向性牵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户籍制度作为农村城镇化的行政性制度,建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减缓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如今户籍制度已成为剩余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阻力,户籍制度造成的人的权利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公正的主要所在,也是中国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的改革已被列入现今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土地制度作为农村城镇化的诱导动力,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市场制度是农村城镇化最有效率性的动力。
三、农村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更是加重了城乡的二元矛盾,拉大了城乡差距。多年的乡村城镇化发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对乡村城镇化进行深刻反思。
一方面,我们对于乡村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多弊端,片面地主张全域城市化,认为城市化才是乡村发展的唯一方向,因此,在乡村盲目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1)人口流动大,“空心村”和“城市病”现象很常见;(2)打着“城市化”的名头随意圈地,耕地不断减少,而很多被征土地终因资金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而闲置;(3)过度鼓吹乡村城镇化,掩盖了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使得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同时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4)传统文化遭遇冲击,乡村教育不切实际,不考虑实际情况地撤并乡村中小学,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5)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确加快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一定的误区:(1)农民主体意识严重缺失。在新农村建设讨论与行动中,听到的主张与建议往往来自专家和官员,而农民却在家乡建设和关乎自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失语”;(2)规划脱离实际,建设千篇一律。目前大多数新农村建设活动没有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忽视了各村庄在自然地理基础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差异,缺乏长远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建设形式上“千篇一律”;(3)资金缺乏,建设搁置;(4)面子工程,本末倒置。很多地方忽略了农民对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实际需求,而一味在“村容整洁”方面做华而不实的文章,与欧洲的乡村保护运动相比,我们损失了许多具有景观和文化双重价值、未来潜在乡村度假地的传统村落资源。
四、农村城镇化发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城镇化建设是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动力。要做到趋利避害,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提到城镇化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需要做到“五防”:
一防有城市无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避免城镇化“拉美化陷阱”而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坚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可能就会出现拉美化的陷阱,像巴西城镇化现在已经超过90%,但是巴西的农村人口在城市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大量的人集中在贫民窟里面。
二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不能一味追求城镇化高速度和规模扩张,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方针。
三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避免大中小城市布局失衡而导致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城镇化不能背离“美丽中国”而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四防城市市民——农民工新二元结构的长期固化,避免“钟摆式”“候鸟型”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的“半城镇化”的过高社会代价。
五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避免城市土地财政而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城镇居民的消费被过高房价和房租挤出。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以下一些: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有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实现了人口的生产模式与收益基础的变化,保证了农民离开土地后按照城镇方式生活的基础,因此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与推动力。中国城镇化初期结合国情,选择了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新的推动力。
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城镇,带来了新观念,带来了人才,带来了资金,带来了市场;农民就业机会更多、更稳定;有了产业支撑,地方财政得到改善;有了产业才有就业,“乐业”才能“安居”。有了产业支撑,才能帮助农民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逐步推进城乡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而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等,严重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建国初推进工业化的需要而形成的,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较快,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 .5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70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目前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让农民有机会参与城市就业的竞争和享受到在城市应有的社会福利,保证进城农民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并且无生老病死、失业等后顾之忧,与原有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2. 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伴随着人口向城市的进入,同时也伴随着土地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土地,过去30年的城市化路径,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土地基础上的粗放扩张。这种低成本的粗放扩张,是以损害农民权益为代价的。农民付出了土地,却没有享受到土地增值的利益。我国的土地城镇化,因其特殊的国有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对改革产生了一定障碍,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其现实意义和迫切性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妥善地解决征地占地中的矛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问题和土地流转问题,土地出让金的合理使用与分配等,都是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改革中面临的棘手的问题。
3.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并实现城镇化的必要条件。现行户籍制度虽然已经放开了许多,但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仍然存在一定障碍。取消户籍制度对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限制,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合理而有序地把在城里有谋生技能和稳定收入的农民吸纳为市民,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给他们一个合法的身份,推进城镇化进程。
4.教育体制
要实现农村城镇化,不仅在经济上需要有大幅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农民的文化水平需要提升,各种观念需要转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此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推广适用技术教育。同时,政府需要尽量均衡资源分配,完善教育制度,使农村学生能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并保证学生能真正获得技能。
5.多渠道的资金筹措
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巨量资金投入。那么,推进城镇化的资金从哪里来?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1)政府投资应该主要用于引导小城镇的发展方向,诱导其他主体的投资;(2)商业银行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投资小城镇建设;(4)采取灵活的投资机制,扩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建设,要建立绿色宜居环境,保护乡村景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冯尚春. 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4
[2]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多途径城市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87-192
[3]宋文怡.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 http://rurc.suda.edu.cn/ar.aspx?AID=423
[4] 牛力,关柯等.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