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世博会的演进过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这两条基线,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那么20世纪以来的世博会则更多地关注人文发展和人文精神,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更多地重视人的权利、以人为本、民族间的和平、国家间的平等、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在科技竞争中提倡人文关怀,在世界博览中倾情于人文因素,在合作交流中不忘人文情怀。
(一)上海世博会的人文关怀理念
1、关爱残疾人
世博会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对残疾人细致入微的关爱与服务,更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了体现残疾人的尊严和价值,呼唤人道主义,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首次设立的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该馆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序厅、生命区、阳光区和爱心走廊四个部分。生命阳光馆以“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诠释“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和“城市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彰显残疾人自强不息、追求平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人类相互融合、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2、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人类的生存环境经常会受到战争、自然灾害、疾病的威胁,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保护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人类的尊严,防止与减轻人类的苦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与杰出成就。位于浦东世博园国际组织展区中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展览面积324平方米。雪白的外墙上印有“红色十字”、“新月”标志和约8米高的四人高举双手图案,象征着“携手为人道”。展馆的设计主题为“生命无价,人道无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由“入口等候区”、“时空长廊”、“环幕剧场”、“互动区域”和“出口”五个区域组成。展馆将展示国际红十字运动在救灾、救护、救助方面所开展的活动,着力宣传人道理念,展现世界各地饱受战乱、自然灾害、疾病等困苦的人民不失信念、满怀希望的坚强形象,增进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呼唤和感召更多的爱心力量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行列。
(二)上海世博会场馆的人性化设计
1、充分考虑残障人士需求
上海世博会面向残疾人设立的生命阳光馆设置了残疾人专用通道,残疾人不用排队即可直接进馆参观;馆内设计充分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所有的展项布置都考虑到了坐轮椅观众的空间和视野;馆内白色地面均采用了防滑材料,避免使用拐杖的肢残人滑倒;全馆在地下预埋了电子语音导航系统,盲人可在参观过程中使用馆内提供的电子盲杖,经过一个展项就能听到详细的语音解说;还为听障人士配备了专门的引导员,并在每个展项前安排专门的手语讲解员进行讲解。处处让人感觉温馨细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残疾人的关爱。
2、保障游人参观的舒适体验性
考虑到世博会开幕后,大规模人流及其形成的排长队现象,国家电网企业馆首先利用建筑外部架空设计,形成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遮阳避雨区;观众排队等候的通道,顺应了上海夏季主导风向,可以引来夏季凉风,提高了人员等候区域的舒适度;如果完全无风,国家电网企业馆将采用增强型通风系统,通过加热建筑天井上部空气,利用自然拔风,形成空气对流。国家电网馆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视参观者的舒适感受,充分考虑了日照、日影和风矢量的变化,力争让参观者在一个没有日晒、采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下轻松游览;展馆还设置了独立的无障碍出口,结合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和“安全、迅速、亲切”运营服务,确保了残障人士的参观需求。
3、科学配置公共设施数量
大型游客园区或博览会场馆内,大量的游客涌入,考验着公共设施尤其是厕所配比分布的合理性。在参考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厕所设计及数量配比的基础上,上海世博园的公厕设计将男女厕位比例设置为1∶2.5,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男厕闲置而女厕排长队等候情况的出现,男女厕位使用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除此之外,还配置了独立式公共厕所,使公厕位数达到8000个,步行三分钟就能找到一个,还首次安装了红外线自动计数器,可随时根据人流量变换,应急调整男女厕位比例。同时采用多入口设计,进出分流,提高高峰时段的如厕者接纳量,加快如厕后人群离场速度。公厕还配置了婴儿护理台和求助报警系统。
4、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空间设计
为了方便带小孩的游客,园区参观者服务点里特地布置了母婴室,母婴室布置得非常居家、温馨,橙黄色的灯光下,特意放置了一张张卡通桌椅,木马、大象等小玩具,这是专为带婴孩入园的母亲孩子提供的休息空间,母亲可以推着童车进入。在里面,母亲可以哺乳、换尿布,孩子可以休息玩耍。如果需要冲奶粉,这里也免费提供开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园区内迷失儿童的看护点,如果孩子走失了,工作人员会将会在这儿看护他,便于家长寻找。像这样的母婴室,世博园区内,一共有大约20个母婴室,平均半径500米的空间内就会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