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四类。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综合体,草原的主要吸引物包括草原景观(观赏植物)、野生动物、气候与气象景观、独特地形地貌、草原上附载的民俗风情、草原岩画等历史遗存资源。
目前,已形成规模的草原旅游区有北京的康西草原,河北坝上,内蒙古乌兰察布、呼伦贝尔、科尔沁、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草原上的旅游景区,以及甘肃祁连山、新疆天山、四川红原和青海的部分旅游点。
图1 我国部分草原旅游景区分布图
(一) 国内草原旅游景区概况
近年来,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以田园风光为特色、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成为旅游时尚,而草原由于其特有的观赏性(开阔平坦,视野宽广)和原生态、多种吸引物的复合(野生动物、自然气象等),以及其特殊功能性(适于奔驰),成为观光、休闲、养生开发的主要资源,各地纷纷特色鲜明、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和线路。目前,我国的主要草原旅游风景胜地(中国最美的草原),主要如下表2所示。
表2 我国主要草原名胜概况
名胜地 |
特色 |
主题概念 |
及开发内容 |
若尔盖大草原 宣传口号:走进若尔盖,感受浩瀚的黄河大草原 |
l 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 l 藏族聚居地; l 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生物景观丰富; l 草原海拔3500米至4000米左右; l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处; l 有著名的纳摩高山大峡谷,是探险,徒步的绝佳所在; l 降扎温泉,藏地男女同浴风俗。 |
原始、生态、宽广 |
l 赏草地风光,听牧歌悠扬; l 垂钓黄河鱼野炊,骑马驰骋草原,观梅花鹿牧场; l 黄河九曲第一弯揽胜,可住帐篷宾馆; l 寺庙参观朝拜。 |
北京市延庆县康西草原 |
l 北京境内唯一的自然草原景观; l 具有山、水、林、草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观。 l 有国内最大的国营骑乘跑马场; l 有专业性的马术俱乐部,专门进行马术、骑术教练; l 有较高档次的国际航空俱乐部。 |
度假、尊贵 |
l 北郊是垂钓区,西北部是篝火区,南行有跑驼场、跑马场,南为蒙古包区、帐篷区。 l 可以开展赛马、射箭、跑驼、垂钓、划船、夜间篝火晚会等活动。 l 举办北京康西草原文化节 |
坝上草原 宣传口号:炎炎夏日哪里去?坝上草原! |
l 历史悠久,草原文化深厚;是辽、金、元、清历代帝王的避暑胜地; l 环境独特,气候温凉,是华北著名的避署胜地。 |
避暑狩猎 |
l 主要活动是骑马; l 周边景点联合推动,如千松坝森林公园、坝上柳树沟等。 |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 |
l 未受污染,被称之为“绿色净土”,也被人誉之为“北国碧玉”。 |
内蒙民族及边境风情 |
l 神秘色彩的祭祀活动——祭敖包; l 穿着民族服装,骑马漫游草原; l 骑驼漫步、原始的勒勒车漫游,狩猎; |
伊犁那拉提草原草原 |
l 草原土墩墓、伊犁岩画与草原石人,堪称伊犁草原上的“三大文物奇观”。 l 山地草原、河谷草原并存; |
哈萨克民族风情、古老的草原部落 |
l 赛马场; l 民俗族风情体验; l 冬季滑雪或乘坐马拉爬犁; |
锡林郭勒草原 宣传口号: 天堂草原—锡林郭勒) |
l 几百台风力发电机矗立在草原中壮观场面; l 大小湖泊 1363 个,天镶地嵌在辽阔的草原上; l 阿斯哈图冰石林的草原奇观。 |
天堂草原 |
l 骑马、乘驼、射箭、坐勒勒车、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饰表演、体验牧户生产生活; l 草原婚礼游; |
那曲高寒草原 |
l 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 l 是当今世界上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
- |
l 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 l 民族宗教; |
祁连山草原 |
l 万顷油菜花; l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l 特殊的季相。 |
- |
l 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 今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马场-----山丹军马场; |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景区网站资料整理
由上表2可见,从旅游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草原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自然珍稀生态型:通常以天造地设的自然大尺度景观取胜,如“天堂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等,这一类草原资源多处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旅游开发敏感度较高;第二,现代生态游乐型:主要以城市内生态的垄断性取胜,由于紧邻客源产生地如北京,所以开发程度较高,赛马、度假会议等产品体系较为丰富。
针对以上两类草原旅游资源,总结其开发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草原旅游景区产品主要以草原观光和民俗体验为主,草原多产业旅游链条尚未建立;第二,自然珍稀生态型草原开发更加注重生态性,向着自驾车、自助游等特种旅游方向发展,而现代生态游乐型的草原开发向着会议度假、高端社交等复合型方向发展;第三,特色交通体验是草原游乐的主要设计方式,如骑马、骑驼、勒勒车等;第四,草原尽管有着一定的资源复合性,如融合野生动物、气象景观等,仍然需要和周边其他类型的资源有效互补。单纯的草原旅游景区存在着游客停留时间短,支出少的难题,上述中国最美的草原中大多是含有峡谷、森林、湖泊等,景观立体性更强,组合性更好,才更有发展潜力;第五,单就草原旅游收入来说,主要的收入来源于门票、马匹租用等。但是如何丰富盈利结构,仍然是诸多草原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草原旅游资源特性分析
相较于其他的旅游资源,从生态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草原旅游资源有其特殊性:
1、资源的广布性和相对集中性
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草原分布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在内蒙、甘肃、新疆等地,分布着众多不同类型的珍稀草原,在草原开发的早期,开发经营草原旅游的壁垒小,成本低,所以大量的开发者涌入,导致在同一片草原上分布着大量的旅游景区。这种规模小、分布集中的旅游景区使得同一资源特征的草原片区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隐患。
2、脆弱程度较高,季节性高度集中
草原生长需要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生态系统稳定性小,转化性大,脆弱性较高,隐含着潜在退化的极大倾向和危险,一旦人为利用不当,极易导致植物群落的衰退,风蚀、水蚀加剧,土地荒漠化,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平衡。同时由于草原景观的单一性,旅游功能分区时很难将游览区与生活服务区分离,常常是生活区与景区合为一体,使得旅游开发十分容易造成草原景观整体性的分割和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草原生态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在草原植物重要生长期需要停止一切活动维护草原生态的平衡,且草原代表性景观集中在一年的几个月当中,因此,草原这一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具有超强的季节性。
3、景观相对单调,易产生视觉疲劳
草原是内陆半干旱到半湿润气候下的产物,其降水不足以维持森林的成长,却能支持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所以草原辽阔无林。由于草原这种辽阔、平坦,加上草本植物群落高度的相对一致,使草原景观具有广阔性、单一性和无边界性,缺乏特定的观赏个体、相对单调,观赏时间久了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二) 草原旅游[FS:PAGE]功能形态分析
草原旅游未来深度开发必将以“综合化、立体化”为方向,以此为导向,草原旅游产品的功能形态将更加丰富化、立体化,不同的产品对应其受众市场,如下表3所示。
表3 草原旅游产品功能形态及市场分析
功能 |
具体产品形态 |
在产品体系中的地位 |
主要针对市场 |
草原生态观光 |
使用特殊交通工具观光、特殊景象观光等 |
l 传统主导产品 l 游客量的主要带动力 |
针对大众市场、夏令营市场、自驾车过境市场等。 |
草原疗养度假 |
温泉疗养、森林疗养等 |
l 主要创收点 l 向高端升级转型的拳头产品 |
专项旅游者,会议、老年市场 |
草原游牧文化 |
包括节庆、民俗体验、牧家体验等 |
l 传统主导产品 l 主要创收点 l 减少季节性,填充单调性 l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大众观光者,自驾车游客 |
运动探险 |
融合周边景区,峡谷探险、森林探险、爬雪山过草地等。 |
l 形象产品 |
专业运动发烧友、自驾车游客 |
浪漫婚庆 |
婚纱摄影、特色婚典、浪漫蜜月 |
l 形象产品 l 收益拓展点 |
专项市场 |
家庭牧场 |
草原观光畜牧 |
l 草原主导产业延伸出来的旅游功能,草原机能恢复、生态保护、科学养殖 l 草原旅游泛产业链条的支撑点 |
所有游客 |
(三) 草原旅游游憩方式设计
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从参与中获得极佳体验效果是旅游活动的本质需求;草原旅游游憩方式设计应以体验为导向,减少对资源的破坏,通过对同一资源体验方式和体验深度的改变,创造出不同的体验效果,从而吸引游客。
具体来讲,草原旅游项目的功能分区和常见的游憩方式,如下表4所示。
表4 草原旅游常见游憩方式设计
功能分区 |
游憩方式设计 |
中心广场区 |
游客中心、购物商店、休憩小品、马匹等旅游用品租赁和销售,休闲餐饮 |
生态保育区 |
生物景观的展示、科研中心 |
草原养吧区 |
景观恢复带、发展控制,疗养吧 |
草原牧歌区 |
文化风情体验、动植物观赏、畜牧业加工基地、风力发电站 |
度假住宿区 |
度假村、别墅、分时度假公寓、青年旅馆、度假宾馆、帐篷营地、疗养中心 |
商务休闲区 |
商务会议中心、商务酒店、旅游地产 |
汽车露营区 |
汽车营地、帐篷、餐厅等; |
牧民新村区 |
烧烤、果蔬采摘、农耕体验、赛马场、农家乐等 |
(四) 草原旅游开发需注意问题
草原旅游景区是对市场和旅游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凡[FS:PAGE]是引起景区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下降甚至消失的事件和活动,都可能影响草原旅游景区的生存和发展,成为草原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危机。
从我国目前草原旅游景区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草原旅游景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危机集中体现在:开发活动过度、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区域内竞争激烈等三大方面,需要在开发初期加以关注。
1、避免过度的景区开发经营活动
在草原旅游景区发展中,过度的草原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一大量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使景区城市化倾向严重,再加上旺季时,游客接待量超出草原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容量,游人践踏,水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等给景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使草原旅游景区原来的特色形象遭到破坏,草原旅游景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减退;二草原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传统草原民俗文化的开发过度商品化,原本吸引游客的传统民俗文化失去独特性。
2、景区产品销售高度依赖旅行社
目前,草原旅游景区产品主要以草原观光和民俗体验为主,内容单调,结构单一。受这些基本产品特性的制约,游客在草原旅游景区平均停留的天数通常为1.5天,在景区的整体旅游消费支出水平偏低,草原旅游景区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来获得经营收入的增加。然而,草原旅游景区一般距离游客集散地、目标客源市场较远,受成本费用的约束,自身招徕的游客数量有限,又无法灵活选择符合市场消费习惯,能有效地接近市场的多样化销售渠道,绝大部分游客是依靠旅游中间商——旅行社输送,这就使草原旅游景区游客流量直接受旅行社市场是否稳定,以及旅行社业务量大小的影响,导致景区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增加,潜在的经营危机加大,所以,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时需要考虑多渠道创收、盈利结构的丰富和多样。
3、草原旅游景区之间激烈的竞争
草原分布聚集区,如内蒙、甘肃等地的草原旅游景区的开发方式、旅游活动组织和规模严重雷同,地域差异极小,而草原景区的市场范围基本相同,这就客观上导致草原旅游景区之间争夺客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各草原旅游景区纷纷通过降低景区产品的价格吸引游客,景区进入微利经营状态。加之大多数草原旅游景区一年的营业期只有150天左右,景区企业低水平的赢利仅可在低水平上维持生存,无法保障景区设施的改造完善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活动项目拓展不够,游客消费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游客数量减少,直至威胁草原旅游景区的生存。所以,在草原景区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竞争者,一方面找准定位和优势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实现客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