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句话的阐述,看似平淡,却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巨大机遇。未来,在“培养职业农民队伍”的政策感召下,必将催生出一批批乡村旅游带头人。这些带头人堪称乡村旅游的带头大哥(大姐),那么,乡村旅游带头人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才能让自己适应乡村旅游爆发式发展的浪潮。
乡村旅游带头人不要失去自己的原真性,不要对村里的文化没有自信。过去传统城镇化的二元发展格局中,村里人往往在各方面都比城里人落后。但是,今天城里人之所以愿意到村里来旅游,证明村里人的“落后”反而具有先进性。因为“落后
乡村旅游带头人需要具备培养村民知识成长的能力。村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分工各有侧重,因此,培训内容要保证能够随学随用,根据每个村民的需求和禀赋来设定具体培训内容,标准化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集体教学与一对一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带头人同时具备学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能力,既要能够向外部的专家讨教经验和理论,也要能够把经验和理论针对性地传授给村民,让村民活学活用,达到学习与生产的高效对接。
乡村旅游带头人要有跟随市场的敏锐性。当前乡村旅游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尤其是随着交通便利性的大幅度提升,随着城市群建设的突飞猛进,随着汽车+移动互联网的双移动生活模式的普及,城市打工族利用周末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被大规模释放出来,乡村旅游市场呈现出爆发增长和快速迭代趋势。然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迭代造成了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强烈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当下乡村旅游面临的主要矛盾--需求端的快速升级与供给端的滞后成长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一方面需要上级政府加强智力资源的输入,一方面需要调动村民自身与市场共同成长的积极性,这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乡村旅游带头人。这个带头人是上级政府扶贫政策与村民积极性之间的桥梁,也是乡村旅游需求端与供给端之间的桥梁。
所以扶贫再也不能是专家们想当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从人性角度出发,充分理解村民内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一套积极扶贫落地策略。这套积极扶贫落地策略应该有三个特征:一是精准性,根据贫困户的特征来制定具体扶贫计划;二是引导性,要让扶贫户看到比“扶贫红利”更大的“智力红利”,扶贫只是开始,而不是全部,扶贫只是外在助推力,而不是发动机,真正的发动机是贫困户参与市场博弈的智慧与知识;三是代际性,扶贫不是一项几年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个关系到村民数代人的工作。扶贫不仅仅扶眼前的贫困户,还要考虑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让贫二代、贫三代永远成为过去时。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就需要建立起长效持久的扶贫机制,让贫二代、贫三代享受到更加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让他们融入到共同富裕的浪潮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二代、小康三代。
六、金融有效性
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支持。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之所以难以脱贫,其根源也在于金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乡村旅游带头人要牢牢抓住乡村金融的牛鼻子,把乡村金融机制搞活。这份实施方案之所以要对农村金融做如此详细的阐述,就是因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盲、小、散、乱的问题,盲的问题是没有金融体系覆盖,小、散、乱的问题是有金融体系覆盖,但效率太低。一句话,农村现在亟需的是有效的金融体系。基于我们的行政体系特点,乡村旅游发展的金融支持往往来自上级政府设计的整体金融模式,但是,这种整体金融模式在进入到不同村子时,需要针对村子本身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项目布局进行再设计,这个再设计的过程正是增强金融有效性的过程,也是降低金融风险的过程。作为乡村旅游带头人,务必要在金融设计方面有两下子,这样才能保证乡村旅游发展获得高效率、低风险的金融支持。
七、规划专业性
作为乡村旅游带头人,需要善于甄选优秀的规划团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专业、敬业、职业的规划支持。乡村旅游带头人本身也要在规划方面有所研究,这样才能与规划团队很好地沟通,共同探索出富有价值的规划技术路径,最终为乡村旅游发展描绘出可落地、可操作的规划蓝图。
作者:张栋平
来源:im电竞官网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