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刚开年,哈尔滨就火了一把,因为游客太多,哈尔滨被评为了2016年春节最拥堵的城市之一。数据显示,元月上旬哈尔滨机场共实现运输飞行起降5274架次,运送旅客69.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5.9%。
与游客的蜂拥而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尔滨旅游体验也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先是天价神鱼事件,随后又是导游追打游客事件,这两起事件让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旅游品牌遭受重创。
实际上,这样的事件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并不是某个地区的独特现象。但,哈尔滨好像有点特别,这种特别体现着中国人延续千年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以哈尔滨神鱼为例,在事件发生后,报道一度出现了四次反转,每次反转都像是一次正邪较量。一会说是商家在坑人,一会又说商家是明码标价,一会又说标价确实反常。在这些一次次的反转中,有三个关键角色。一个是执法人员,他们在事发当天采取了中立态度,这种中立在某种意义上是消极的不作为态度,执法人员的中立让游客最终选择了为高昂的天价鱼买单。第二个角色是政府调查部门,哈尔滨市松北区调查小组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论显示涉事饭店“明码标价,不违规”。第三个角色是对戏剧性极其敏感的媒体,在媒体看来,事件越荒诞就越有价值,面对如此富有戏剧性的天价神鱼事件,媒体穷追不舍,一万元一顿的鱼到底违规不违规?带着这样的质问,媒体一步步扒开了伪装者的面具。
无论是天价神鱼事件,还是导游追打游客事件,都在证明着一种悲哀——痛感的失去。
哈尔滨的110是没有痛感的,他们在看到游客面对一万多元的消费价格时,体会不到游客的无助感,感受不到内心正义的呼唤(或许正义早已不存在于内心),这样的人实际上早已成为了植物人。至少在执法现场的那段时间,他们是植物人。虽然头脑中也有对法律制度的认知,但是,他们却失去了用法律制度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智慧,也有可能是有智慧,但故意装傻,以掩盖自己责任感的缺失。
哈尔滨市松北区调查小组在整个事件中也是没有痛感的,面对天价神鱼的肇事者,他们在经过一番调查后,居然得出“明码标价,不违规”的判断。试问,照这么说,这条鱼标价一个亿,也应该买单?也不违规?很显然,调查小组有点糊浆糊的感觉,谁都不惹,取个中立态度,毕竟商家是本地商家,事情如果闹大了,还影响地方政府的面子,倒不如牺牲一下游客,毕竟一个游客在他们眼里是个弱势群体,没有啥权力能管住他们,也跟他们没有啥亲密关系。
导游是没有痛感的。在导游看来,游客也是弱势群体,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该坑就坑,反正做的是一锤子买卖。
于是乎,游客的痛感只有游客一个人默默承受,执法人员没有痛感,调查小组没有痛感,导游没有痛感,而媒体之所以穷追不舍,实际上一半是因为痛感,另一半是因为戏剧感。假如分别细细追究一下游客、执法人员、调查小组、导游和媒体记者的身份,我相信,可以这么断言,在中国社会阶层中他们都属于底层人群。这样看来,就可以得出本文的一个核心结论:中国社会底层的痛感正在消失。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没有痛感就意味着没有正义感。
今天,哈尔滨游客成为了弱势群体;明天可能哈尔滨110变成杭州的游客,也成为弱势群体;后天哈尔滨调查小组的某某某也会成为桂林的游客,也会成为弱势群体……如此一来,中国社会底层将陷入集体无痛感的状态,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这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