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小镇大多姓旅游
特色小镇的社会价值在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这都与旅游不谋而合。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多数特色小镇出现旅游化的趋势。
首先,从旅游功能来看,除了少数像靠近杭州的一些大数据或者是电子商务类型的小镇,比如云栖小镇,以及少数的东部沿海地区或者特殊原因形成的一种产业类型的小镇以外, 大部分特色小镇是靠山水风景或者历史文化这两大基础发展成旅游小镇。同时在工业转型和现代农业发展中,也不断扩充着旅游功能,旅游导向型是未来特色小镇的主流,特色小镇大多姓旅游。
其次,从发展趋势来看,如果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好,它会大大促进休闲度假小镇的发展。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会选择到一个小镇去度假几天甚至是一两个月。原来以山水或者遗产为核心的观光旅游景区逐步转向为观光休闲功能方向发展,加大休闲度假功能的建设。
二、旅游特色小镇是什么?
通过对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及国务院《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从旅游特色小镇的构建及要素发现,旅游特色小镇是旅游发展的空间新载体,是一个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总投资额通常在30—50 亿元。
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跨区域的特色旅游功能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建设一批跨区域的特色旅游功能区,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文化部、国家海洋局等);二是创建特色旅游目的地。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满足大众化、多样化、特色化旅游市场需求((国家旅游局、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等))。
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引擎+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体系构建
三、旅游特色小镇的作用和价值
从政策来看,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快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文件措辞中“休闲旅游”排在首位。
国务院《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要求旅游业要实现业态创新,拓展发展新领域。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而旅游特色小镇正是实施“旅游+”的有效手段。
从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创建情况来看,无论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中,还是浙江省等地方特色小镇建设,旅游类小镇都是数量最多、地方积极性最高的特色小镇类型。说明无论是政策还是实际建设中,旅游特色小镇都是特色小镇的半壁江山,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从旅游特色小镇创建的意图和目的可以看出,旅游特色小镇一方面承担了激活区域经济的任务,建成后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另一方面承担了传承当地文化的主要功能,成为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旅游特色小镇的特征
旅游特色小镇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是大型旅游项目,也不完全是建制镇,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聚集区、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三区合一,是旅、产、研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主要有五个特征:
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能够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位于交通便捷的特殊区域;
建筑形态精美而特色鲜明;
建设标准达到4A/5A级景区的要求;
五、65个旅游小镇的基本概况分析
(一)旅游特色小镇多分布在江苏、浙江,且多是非建制镇;
从上图可以看出,旅游特色小镇在江苏、浙江分布较多,而这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多是非建制镇,说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华东地区比较适合发展旅游特色小镇,这也与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致。
(二)旅游特色小镇地形分布特征不明显,较为均衡;
从地形上对旅游特色小镇进行分析,发现山地、平原、丘陵各地形发展特色小镇较平均,在第一批中丘陵略高;
(四)旅游+成为旅游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
从产业融合角度进行分析,目前的65个旅游特色小镇中大部分属于旅游+,占比72.3%,在产业融合中,旅游+历史文化最多,占38.5%,其次是旅游+工业,旅游+现代农业;
(五)旅游特色小镇类型中文化依托型最多,占比约41.5%;
从旅游特色小镇的类型分析,文化依托型最多,占比约41.5%,其次是产业依托型和特色景观依托型,分别为30.8%和23.1%,表明历史文化成为旅游小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在旅游发展中,随着“旅游+”、“+旅游”的多元融合,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影视产业成为推动发展旅游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