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情况,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共计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大部分植根于乡村。
乡村蕴藏着丰富的非遗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能,加之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日益高涨,非遗+旅游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以及传承发展水平的提升,多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证明,非遗对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在更新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助燃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旅游的探索模式已经较为成熟,非遗通过与景点、特色街区、博物馆等的组合十分常见,有许多优秀项目都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地标,是大众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之所以非遗与旅游的组合能以多种形态呈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本身具有融合性,非遗传播需要载体,旅游就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平日里民俗、节庆等非遗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参与者大多为当地居民,但是当非遗与旅游结合后,游客们纷至沓来,知名度迅速提升,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还是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除了与景点、特色街区、博物馆等组合的传统方式,非遗与特色小镇、演艺、研学等结合发展,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近年来,在研学旅行的活动中,非遗的元素占比越来越大。由于面向的主要客群是学生,因此研学旅行与历史悠久且有着深厚内涵的非遗文化相结合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非遗研学活动能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当地文化,亲身参与其中更能激发其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皮影戏、绘脸谱、苗族蜡染、丽江东巴造纸等体验项目在非遗研学旅游路线上十分受欢迎。非遗研学旅行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体验馆感受非遗文化,寓教于乐,在游学中学习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
特色小镇在我国起源于浙江,非遗作为特定区域或族群的名片,天然具备了特色小镇所需的核心特色元素,很多特色小镇的打造便是借助非遗,以其为核心打造产业链,使非遗文化与艺术、生态、文旅及新兴产业有机结合,激发非遗活力。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段家窑村的莫尼山非遗小镇是内蒙古的首家非遗小镇,也是我国首家以展示非遗为主题的大型露天博物馆,小镇将呼市周边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形成了以诸多匠人汇集的非遗创作区、展示区、体验区及研学传习基地。
河南省确山县的打铁花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除了确山县,我国多地将打铁花这一传统艺术融入夜间演艺剧场,演出时,漫天铁水飞溅,好似万花齐放,鼓乐齐鸣,非常震撼,演员和剧场内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当地的村民,村民们白天是干着农活的农民,到了晚上就是剧场的演员。以打铁花为核心的演艺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观看,带动了乡村旅游的火热,白天逛村庄、赏美景,夜晚看演出、住民宿,实现了良性循环。此外,传统舞蹈、音乐、服饰、节庆等非遗文化,通过演艺的方式实现了再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进一步扩大了非遗的知名度。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内核,非遗旅游的发展满足了大众在旅游中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同时,非遗和旅游的融合,也帮助很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再次活起来,非遗元素的差异性让文旅项目最大化的规避了同质化问题。此外,非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大部分源于乡村,乡村孕育了非遗,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乡土民俗文化的支撑,非遗本身也是乡村旅游中独具优势、自带热点的大IP,非遗+旅游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发展的双赢。
编辑整理 | im电竞官网
素材来源 | 壹度创意
图片来源 | 摄图网(图片与内容无关)
声明 :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