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旅游者都去哪儿了?游客为什么不到中国来?如何恢复中国入境旅游的一个春天?
中国出、入境游比例不平衡
中国出境、入境旅游存在着一个不平衡的对比关系。根据旅游局的统计,全球入境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0.8亿人次,中国出境人次占全球国际游客9%,但中国入境旅游人次仅占全球2.4%,这说明中国人出去旅游的多,吸引的国际游客却很少。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入境旅游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其中观光休闲尤其明显。到了2010年有短暂的恢复,但2011、2012年以后又开始下滑。2013年中国主要客源国入境人次增长率都出现下降,如韩国下降-2.48%、日本-18.21%、俄罗斯-9.89%、美国-1.55%、马来西亚-2.35%、新加坡-5.95%。
中国作为远程目的地来讲,国际旅游或者入境旅游,除了港澳台下滑以外,入境游所占比例较大的北美,澳洲和欧洲市场,都出现了下滑。但反观周边的国家,并没有下滑,反而增长了,比如日本增长24%,印度增长5.9%,泰国增长18%。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入境游都在增长,但中国却在下滑,除了雾霾,中国入境游还有哪些障碍?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
基于大数据分析发布有效研究报告 深层探索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困境
北大旅研和谷歌中国联合推出《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地市场关注度分析报告》、《中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入境市场关注报告》。两份报告以中国入境游客数量排名前18位的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 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 德国、英国、印度、印尼、法国、 意大利、荷兰、瑞典等主要客源国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大旅游网站(TripAdvisor和Lonely Planet)中有较多评论的旅游目的地、热门旅游景点和其他元素关键词,采集从2008年-2013年之间的以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俄文、泰文等不同语言进行搜索的数据,统计出与中国旅游目的地相关的1480个关键词,31个省市和自治区名称,以及全国5A景区、世界遗产和地级市名称,然后以公式进行技术分析。
2013年主要客源国对地级市搜索量中前10名分别是广州、大理、深圳、成都、杭州、南京、西安、拉萨、苏州、大连。
其中各省关键词数不等,如江苏省107个、四川省106个、广东省100个、山东省79个、浙江省72个、云南省63个、福建省62个、湖南省62个、河南省56个。
长城、始皇陵、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明清皇宫、颐和园、九寨沟、新疆天山、青城山都江堰、布达拉宫占据2013年主要客源国对世界遗产地搜索量前十名。
2013年主要客源国对5A旅游区搜索量前十名分别是八达岭-慕田峪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苏州古典园林、三峡大坝旅游区、杭州西湖风景区、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九寨沟景区、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拉萨布达拉宫景区。
各客源国对江西省的搜索总量从2008年到2013年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但搜索量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3年主要客源国对江西各地市搜索量前五名分别是景德镇、南昌、新余、赣州、九江;对江西省5A旅游区搜索量排名分别是庐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风景旅游区、三清山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婺源县江湾景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
2013年主要客源国对庐山搜索量日本位居第一,美国第二、马来西亚第三,新加坡第四,加拿大第五。对景德镇搜索量日本第一,美国第二,英国第三,加拿大第四,德国第五。
2009年-2013年各客源国搜索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西方国家,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国际旅游业越发达,但是中国并不是这样的规律。对比2008年和2013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北京、上海搜索量较高,分别位列前三名,同时江苏、浙江、陕西、河北、云南、西藏搜索量也较高。由此说明国外游客对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且2012-2013年之间全球谷歌用户对中国目的地城市的搜索量有所下降,同期许多国家的搜索量却在不断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旅游产品和营销本身除了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依靠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营销策略。在今后的入境游客源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旅游营销方式的变革,中国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不能作为一个大的整体,而应该将每一个省、地区作为独立的国际目的地进行营销。
此外,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知,当前大部分入境市场是通过网络搜索得知旅游目的地,网络对旅游目的地营销至关重要。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致使搜索用户对设备的选择有了变化,且移动端有不受地域影响、便携性等特点,使用移动端进行搜索的用户势必会更加提升,是一不容忽视的现象。而对于网络营销,当前我国还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旅游品牌的网络营销。